中遠中海整合談判已到關鍵期
發表時間:2015-10-19 17:54 點擊數:6845
從中遠和中海系上市公司開始停牌的8月10日算起,中遠和中海兩大集團的整合談判已經進行了兩月余。市場分析人士相信,兩大集團的整合談判已到最后階段,也是最關鍵的階段。
如今,中遠系和中海系旗下上市公司停牌已經超過兩個月。10月15日最新的公告里稱,“目前控股股東相關事項仍在加緊籌劃中,但由于所涉及事項比較復雜,可能涉及資產重組,目前相關事項仍在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論證,包括就具體交易方案與各中介機構進行討論、就有關事項與監管機構進行溝通等?!?/span>
伴隨著延長停牌的公告,上述上市公司中有兩家上市公司隨之也公布了三季度業績。中遠航運三季報快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為53.54億元,同比下降2.17%;凈利潤3.66億元,同比增長90.89%;基本每股收益0.217元。中??萍记叭径葘崿F營業收入4.62億元,同比下降5.47%;實現凈利潤4826.84萬元,同比增長8.07%。
整合談判已到關鍵期
近日《華爾街日報》一篇報道稱,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的整合談判已進入后期,談判焦點是合并兩家集團的集裝箱航運業務。若交易達成,將締造出運力全球第四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并且進一步推動中央政府對部分國有企業進行整合。該交易也可能有助推展外界期待已久的中國境外高度分散的集裝箱航運業的整合大潮。
據《航運交易公報》此前在《中遠中海大整合》的報道中稱,集裝箱運輸屬于班輪業務,客戶群體非常分散,所以將是此次整合的重中之重。業內人士表示,集裝箱業務的復雜度體現在銷售網絡的重組、航線的布局和碼頭???、箱管系統的對接、旗下支線船公司、拖車費率的資源協調、碼頭費率的談判等等。但集裝箱業務的規模效益非常重要,當下市場低迷,只有通過擴大規模效益、降低單位成本才能獲得盈利。
上市公司層面,目前中遠集團的集裝箱業務是在中國遠洋,中海集團的集裝箱業務是在中海集運。此前,市場分析紛紛認為中海集運或是新集團集裝箱業務重組的資本平臺。安信證券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姜明認為:“雖然中國遠洋的集裝箱運力略超中海集運,但從兩家公司近10年集裝箱板塊的綜合表現、上海作為最重要的集裝箱口岸角度出發,我們傾向于認為中海集運是集裝箱業務重組的資本平臺?!?/span>
然而,《航運交易公報》記者近日得到的一份消息顯示,關于中遠和中海集團集裝箱業務的整合或許會完全出乎此前市場預計。即,中海集運一次性將所有與集運相關的業務、資產和人員通過股權轉移的形式全部轉移至中國遠洋,其下屬船舶、集裝箱等都將以租賃形式交由中國遠洋進行集運業務的經營;而中海集運將轉型成為航運金融服務平臺。
當然,對于目前正處于“復雜事項”中的中遠中海兩大集團的整合而言,需要考慮的因素實在太多,確實非常復雜,因此最終的方案如何,還需拭目以待。
- 上一頁:西媒感嘆:中國物流革命“碾壓”亞馬遜
- 下一頁:中遠+中海,多大的一盤棋?